2400万球迷选,CBA业余职业之争,5.7分球员难抢。
在CBA这个所谓的职业联赛中,无论是赛场上的表现还是场外的风波,很多时候都难以与“职业”二字相提并论。最近,关于王奕博转会青岛的事件,更是引发了广大球迷的热烈讨论。
上赛季,王奕博在浙江队的表现出现大幅下滑,场均仅得到5.7分和3次助攻。他的B类合同在今年夏天正式到期,成为一名自由球员。在职业联赛中,球员合同到期后被其他球队追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王奕博的转会之路却显得异常波折。据国内媒体报道,青岛队向他抛出了3年顶薪合同,然而浙江队由于三个顶薪名额已满,只能开出400万的合同。这还不算完,由于涉及地方体育局的考量,转会进程一度遭到搁置。
这一情况令人唏嘘,尤其是因为涉及到地方体育局的介入。据媒体人赵环宇透露,他曾致电体职院大球系负责人询问此事。该负责人表示,尽管王奕博是体育局编制内的人,但他的转会决策权应首先归属于俱乐部。如果俱乐部同意放行,体育局才会进一步考虑。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体育局和俱乐部的决策往往纠缠不清,这无疑增加了球员转会的难度和复杂性。
更为关键的是,体职院的相关领导虽然口头承诺在8月31日后批准王奕博的辞职,但考虑到CBA国内球员的注册截止日同样在这一天,如果因浙江方面和相关体育局的拖沓导致转会延误,王奕博新赛季可能面临无球可打的窘境。这种局面不禁让球迷们调侃道:在CBA这个所谓的职业联赛中,其实很多时候都透露出一种业余的气息。
此外,浙江男篮负责人透露王奕博的注销证明仍在流程中。由于今年是全运会年,任何人都无法轻易保证王奕博离开后全运会的参赛情况。然而,王奕博本人明确表示,在注销证明盖章后,他将向体职院相关领导保证,并愿意就出战本届及未来全运会之事出具承诺书,甚至愿意让青岛方面也出具一份支持他代表浙江参加全运会的承诺书。
值得思考的是,王奕博的转会事件本应是纯粹的体育竞技层面的决策。在真正的职业体育中,球员的归属地并不应成为转会的阻碍。以NBA为例,球员的转会决策并不会因为其出生地或归属地的问题而受到其他机构的干涉。但CBA中,这种因为归属地问题而导致的转会拖沓却屡见不鲜。这也让很多球迷感慨CBA的职业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看,浙江队自己没有顶薪名额留住王奕博也反映出上赛季他在队内地位已明显下滑。面对青岛队用顶薪抢人的情况,他们却选择与体育局联合“唱反调”,这无疑也让球迷对CBA的职业化程度感到失望。总的来说,CBA在职业化道路上仍需努力前行,才能真正做到让球员、球迷和整个体育界都为之骄傲。